疟疾怎么治疗?及时用药杀菌很重要!

  因为疟疾是一种传播性疾病,并且患上之后相当难进行控制,所以当发现有疟疾寄生虫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身体各个机能是不是出现了问题,及时到医院就诊。否则病虫会在体内不断传播感染。

  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增殖成裂殖子,使红细胞胀大破裂时,大量的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进入血流,引起异性蛋白反应,机体肌肉收缩产热,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功能增强,故可引起肝、脾肿大,多次发作可致贫血等。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成熟所需时间不同,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小时,三日疟为72小时,恶性疟为24~48小时,故临床上出现周期性发作。

  抗疟原虫治疗 1、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:氯喹、青蒿素类(青蒿素、蒿甲醚、青蒿琥酯、双氢青蒿素)。

  蒿甲醚:适用于各型疟疾,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。退热及原虫转阴速度均较氯喹为快,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内期。肌肉注射后吸收完全,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,半衰期为13小时。本药在体内分布甚广,可透过血脑屏障,以脑组织分布最多,肝、肾次之。经胆汁和尿液排泄。本药不良反应轻微,个别患者有转氨酶轻度升高。妊娠妇女慎用。

  成人用量:肌内注射,首次160mg,后每12小时1次,每次80mg,连用5次。如果血液中仍能够检查到疟原虫可改为每日80mg肌肉注射,2~3天,至血液中疟原虫检查为阴性。儿童用量:肌内注射,首次按体重3.2mg/kg;第2- 5日每次1.6mg/kg,每日1次。

  2、防止复发:常用药物 :伯氨喹啉:本品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组织期虫株,尤以间日疟为著,也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,对恶性疟的作用尤强,使之不能在蚊体内发育,对红内期虫株的作用很弱。不良反应有头昏、恶心、腹痛等,少数病人可有药物热、粒细胞缺乏等,停药后即可恢复。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本药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,一旦发生应停药作对症治疗。

  用法与用量:成人每次13.2mg,每日3次,连服7天。磷酸哌喹:目前常用的剂型是与青蒿素的复方制剂(科泰复)。

  对症治疗: 1、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。

  2、保证液体入量。

  3、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,防止血管内红细胞凝集,有利于DIC的治疗与预防。

  4、有脑水肿时,用20%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,每日2至3次。

  5、重症患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。 抗药疟疾 恶性疟原虫能在正常情况下,可在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的一般浓度的氯喹药液中,继续存活或繁殖,称为抗氯喹恶性疟原虫。它所引起疟的疾即抗氯喹恶性疟。疟疾患者,虽已接受常规剂量或所能耐受的最高剂的氯喹,并且已被吸收,但疟原虫仍不消失甚至反而增多,或虽无再感染,但暂时阴转而于28天内再出现者,均属于抗氯喹恶性疟病例。

  抗疟疾理论上包括四种人疟和对各种药物均抗药。但实际上主要限于恶性疟,而且主要抗氯喹,近年来,虽然发现有抗其它抗疟药的其它种疟疾,但为数很少。抗氯喹的恶性疟于1957年最先在泰国查见,而于1960年首先由哥伦比亚报告。时至今日抗氯喹恶性疟已成为疟疾防治的严重问题。有的地区抗药性者甚至占恶性疟的90%。 地理分布 1.亚洲抗药疟的高发病区有缅甸、马来亚、柬埔寨、老挝、越南、泰国、巴布亚   新几内亚与菲律宾。局灶性发病区有印尼、孟加拉、印度东北部与索罗门群岛。

  2.南美见于巴西、哥伦比亚、法属圭亚那与苏里南。散发病例见于玻利维亚,厄瓜多尔与委内瑞拉等地。

  3.非洲 很多地方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差。   我国海南岛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安徽、福建已有25个县发现抗药性恶性疟。

展开全部内容